熱門文章
孩子進入青春期,就是親子關係「換季置裝」的時刻
發表時間:2025-02-12 點閱:709
「你們聽過甜甜圈理論嗎?」在一次家長座談會中,我提出這個問題。
「沒聽過很正常啦!這是有一次我買甜甜圈時發想的。」大夥愣了半晌,我忙解釋道。
「哈哈!」家長們如釋重負地笑了。
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下,我請家長拿筆在記事本上畫一個甜甜圈,然後在中間洞口處填入:「本意」,在帶餡料的外圈部份寫上:「嘴臉」。
「真的要寫上『嘴臉』兩個字嗎?」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家長,忍不住出聲問道。
請你先試著這麼想:
每一個孩子就像個甜甜圈,內心都有其行事初衷,通常也不會想傷害他人,但是當「本意」受挫,他們就會增生出「嘴臉」,試圖保護自己的初衷。
另外,在人生「膨脹」的過程中,他們也會和其他正在擴張的甜甜圈發生碰撞。倘若兩個甜甜圈的「嘴臉」對「嘴臉」持續碰撞,那雙方的「賣相」肯定都會變得很難看。
我邊解釋邊想起,那天返家打開袋子後,發現擠碰後變了形的甜甜圈,就顯得不那麼美味了。
甜甜圈溝通術
「所以,想要和孩子有效的溝通,就是練習擱置對方的『嘴臉』,然後試著看懂,並說出對方心中的『本意』。」我清了清喉嚨,眼見大家似懂非懂,便在黑板上畫了兩個甜甜圈,分別寫進「本意」與「嘴臉」,然後開始解釋:
當孩子回家顯出一副不理人的「嘴臉」時,他的「本意」很可能是:我好累、好煩,請暫時讓我放鬆混一下。
但爸媽往往受不了他那副要死不活的「嘴臉」,於是便脫口而出:你有必要對家人用這種態度嗎?
「其實爸媽的本意也只是想關心孩子,卻忘了孩子感受到的,也是你在說這句話時,自帶惡狠的嘴臉(表情),而非本意喔!」聽到這裡,好幾位媽媽笑了出來。
所以,這兩天不妨練習對孩子這麼說話:
「你那天對我們講話口氣不好,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。」(擱置嘴臉)
才教這麼一句,就發現有人皺起眉頭。
我趕忙補充道:「孩子那種態度是有些故意啦,但我要傳授的叫N.L.P.催眠術,所以,頭一句非得這麼說。」
「我家那隻哪有可能被催眠!」台下冒出了這麼一句。
為了達成目的,我特別強調,催眠術要有效,接下來的第二句最為關鍵,請仔細聽好:
「我猜是你在學校一整天也累了,回家只是想滑滑手機放鬆一下,偏偏碰上我跟你爸一直唸你:就知道盯著手機,對家人關心不理不睬,於是你覺得受不了,才大吼出來。」(說出孩子心中的本意)
「哇,還得這麼替他解釋喔!」聽得出有媽媽不太情願。
讓孩子覺得自己良善
「沒錯,既然都說他不是故意口氣不好的,就非得幫他的情緒失控找到一兩個原因囉!」我的語氣益發堅定,畢竟論及專業,實在沒得商量。
「要是真的找不出孩子怪裡怪氣的原由,我幫你們掰了個特好笑的說法:應該是全球暖化,讓二十四個節氣亂了套,搞得你情緒不太穩定。」
「哈哈哈……」現場的笑聲此起彼落。
「反正就是要讓犯了錯的孩子明白:之所以會露出不好看的嘴臉,絕對不是出於其本意。因為只有當一個孩子覺得自己在本意上還算是個良善的孩子時,才會有動力探討、修正其嘴臉,我們大人不也是這樣嗎?」一口氣講完,連自己都覺得溫馨滿滿。
「記得結尾再補上一句:媽媽會為你祈福。」
一陣笑聲後,我發現有好幾位家長都提筆抄寫著。
我轉身,喝了口水後,繼續說道:
「你們這麼努力,真是很盡心的爸媽。但我得事先提醒你們喔,這個『催眠術』最多兩天有效,要不多久,孩子還是會故態復萌。不過也請各位家長相信,光憑你們這份努力用心,已為孩子做了最好的『溝通』身教了。」
「有沒有家長還想提問呢?如果沒有,今天就是各位回去實戰體驗、驗收成果的時候囉。」我輕聲詢問著。
內心也期待,所有大人們都能學會暫且擱置孩子的「嘴臉」,看懂並理解現在孩子們所面臨的壓力。
有效的甜甜圈溝通術:1. 擱置對方的「嘴臉」2. 說出對方心中的「本意」
►►本文摘自:《減法教養:青少年家長必修!少緊盯、別老想、省規劃, 面對孩子進入「超長青春期」,走出焦慮、得到療癒的新教養守則》